财税宝典

税收筹划的组合节税原理

发布时间: 2013-04-09 来源:百望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税收筹划的终极目标是节税最大化,为此往往同时采用多种节税技术,也就是运用采用组合节税原理。而多种节税技术中有些节税技术相互之间在节减税收和风险方面可能是会相互影响。组合节税涉及到各种节税技术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组合节税涉及到各种节税技术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不过各种节税技术究竟如何相互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需要我们仔细去推算。

  组合节税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多种节税技术组合使节税总额最大化、节税总风险最小化。组合节税主要考虑各种节税技术间的相互影响。

  1、 组合节税要考虑各种节税技术的相关性

  各种节税技术的相关性通常由相关系数-1≦ρ≦1。当0≦ρ≦1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正

  相关:即当第一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时,第二种节税技术也不能节减税收;或当第一种节税技术不能节减税收,第二种节税技术也不能节减税收。当ρ=1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完全正相关,比如,第一种节税技术可以节减税收10%,第二种节税技术也可以节减税收10%。当-1≦ρ≦0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负相关:即第一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会导致第二种节税技术无效,甚至增加税收;或第二种节税技术节减税收会导致第一种节税技术无效,甚至增加税收。当ρ=0时,表示两种节税技术完全不相关。相关系数ρ表示了两种节税技术相关的性质(正或负)以及相关程度的强弱。两种节税技术的相关系数ρAB=∑[(SAi-EA)/σA][(SBi-EB)/σB]PABi

  其中,SAi =A节税技术第i种情况节税额

  SBi =B节税技术第i种情况节税额

  PABi =第i种情况A、B两种节税技术共同概率

  EA=A节税技术节税期望值

  EB=B节税技术节税期望值

  σA =A节税技术标准离差

  σB =B节税技术标准离差

  2、组合节税要计算多种节税技术的组合节税期望值(率)

  组合节税期望值(率)是组合节税中各种节税技术的个别期望值(率)的加权平均数,加权的权数是与各节税技术节减税额相对应的未节税前的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

  组合节税期望值EP=∑WXEX(X=A,B,C……)

  m=节税技术数量

  W=与各种节税技术相对应的应纳税额之间的比例

  E=单种节税技术节税期望值

  X=各种节税技术(X=A,B,C……,共m种)

  3、组合节税要考虑组合节税风险

  组合节税风险通过计算组合节税标准离差求得。计算组合节税标准离差,不像计算组合节税期望值(率)那样采用加权平均法。一种节税技术的风险与另一种节税技术的风险,往往会不同程度地互相抵消,使多种节税技术的风险低一专利号种节税技术风险的加权平均值。因此,要运用统计知识通过上面所提到的相关系数来计算。

  两种节税技术的组合节税标准离差=

  4、多种节税技术组合节税的原则

  组合节税期望值(率)越大越好;组合节税标准离差则越小越好;相关系数也越小越好,接近-1最好,因为相关系数越小,反映组合节税风险程度的组合节税标准离差也越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