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4-03-22 来源:百望
谈到税收筹划,从基本原理到实务筹划,其实就是一个理念的转变。因为各种交易方式千差万别,不可能套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复制,而是要将税务筹划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充分融合会计、税法及相关法律(特别是公司法)知识要点,达到节税的目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这里主要谈三点税务筹划的体会。
一、税务筹划生存的空间和可操作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税法规定非常的细致和分散,散见于各种规定、公告、政策和条例中,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税收法典。目前上升到法律层次的也就是《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三部法律。而总局每年有成百上千的文件出台,这些文件一部分是对新经济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规范,也有是对旧规定的修正,还有是对原规定的作废等等。有些文件是前半部分作废,后半部分沿用;前半句话作废后半句依然有效,使得不是专业研究的人经常要发生对税收规定的错误运用,更不要说是怎么样运用税法进行税务筹划的事情了。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定要掌握好了税法才能谈如何去运用。
税务筹划总体上有三个层次。
(1)简单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政策是导向型的,这就为我们利用税务优惠政策为企业税务筹划提供了政策空间,比如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购买节水节能设备等国家在优惠目录里面列举的项目,这样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优惠政策合理地作出业务安排,进行事前的税收安排。
(2)融合各种专业知识达到节税目的。
利用税法政策之间的相互间隙,政策套政策,预先设计交易模式或交易内容,“未雨绸缪”的事前进行规划,不改变商业交易的实际模式,而利用政策改变其交易的内容,事前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达到节税筹划的目的。
(3)进行商业合同的技术处理使之合法有效
税务筹划部门站在公司战略规划的角度,从公司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是否购置设备,购置怎么样的设备;是否安排费用的支出,以什么方式进行支付等等,从CEO的视野来规划公司整体资产的运营和费用的列支渠道。
二、税务筹划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低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内部成功策划了一个税务筹划方案不需要搞得众人皆知,税务筹划说到底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是公司内部价值的积累,以免得对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沟通。税务筹划是一个公司内部各部门都要参与的工程,首先,内部要进行充分的沟通,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其次要对外进行沟通,特别是税务部门,有些文字表达有很多的歧义,所以要充分和税务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达到共识,使税务筹划方案顺利得以实施。
(三)咨询。税务筹划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用的不好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涉税风险,所以一定要谨慎的运用,对自己没有把握或把握不准的事情,一定要事前咨询专家的意见,必要的时候聘请专家给出具体的方案,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否则因小失大,悔之晚矣!
三、几个有用的案例分析。
案列一:前几年舟山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迁址新城,需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由此当地成立了一家以商品混凝土制造和运输的公司,大家都知道,商品混凝土企业增值税是按简易方式征收的,征收率为6%,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销售并提供运输劳务的属于增值税的混合销售业务,那时运输业的营业税税率还只有3%,如果都是按混合销售处理的话,公司无形中多负担了3%的税率。后来公司设计了公司设立运输分公司的方案,将运输业务从混合销售中剥离出来,成立分公司,不改变公司的业务结构和股东结构,一年为该公司节税4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舟山类似的公司有8家,都采用了这样的模式,但从2013年8月1日开始,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来看,因为税率是11%,超过了原前3%的税率,是有必要再进行企业合并达到税负较轻的时候了。
案列二:某公司早些年买了一块土地用于投资,近几年土地增值了不少,公司计划把土地卖了,但一打听说要交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而且特别是土地增值税,按四级超率来算已经是60%的税率了,单单这一项就要交300多万。
经过税收筹划,公司决定将土地评估作价进行投资到有意向购买这块土地的公司中,依据是从2003年1月1日开始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对投资环节不交营业税也不交土地增值税,然后,再将股权转让给被投资企业的股东,完成了土地买卖到股权转让交易模式的改变,到达了节税的目的。
诚然,纳税筹划似乎也存在某种争议,是否利用了国家某些政策法规的漏洞逃避税收?本次课程中,高金平教授和王泽国老师都谈到了国家税务干部如何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新税源,通过“放水养鱼”扶持民族产业发展,最终为国家创造更大的税收收入。用美国著名的货币学派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话来讲,“增加税负从来都不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换言之,所谓税收筹划是充分利用了国家具备明确政策导向的优惠政策,使得企业不多缴税。